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智库文章 智库文章 NEWS

特级教师支招:教学改进的3个策略

时间: 2023-07-07 16:32 作者: 未知 点击: 1029 次

学识是教师的立教之本。学识不单是知识,更应该是对知识的认识,是对学生怎么学习的认识。教师需要通过做研究获得更高层面的学识用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课堂和学生的表现,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以研究的心态做好日常工作


举个例子:班级打扫卫生,一般沿用值日制度。放学时值日生留下,其他学生由教师带到校门口放学。这段时间比较容易出安全事故,打扫卫生的效果也不理想。问题的根源是值日生在教室的这段时间是管理的空白,而几乎所有教师的关注点都在学校门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留值日生。班级学生每天每人都是值日生,每个人都负责自己座位的卫生。公共区域的黑板、窗台、开关等由每个学生轮流负责。放学后5分钟之内,教室就可以打扫干净,然后集合站队离开教室。每个人都是值日生,学生每天都能体验劳动的滋味,贯彻了劳动教育在日常的原则。因为人人都是责任人,学生会注意保持卫生。如此研究设计,能体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理念,让学生慢慢学会自我管理。再比如批改作业,许多青年教师选择在课上批改作业,体现“面批面改”的要求。但是,课上教师因为忙于批改作业,对全体学生缺少管理,课堂纪律容易混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思考“面批面改”的要求是什么——及时讲评和反馈。讲评和反馈的目标是希望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后批改作业,并对作业进行分类。讲评时把作业发下去,按照类别进行反馈,学生既能够对号入座进行个人反思,又不会因为经常被点名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以研究的方式做好项目工作


项目学习的概念教师比较熟悉,就是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解决问题,最后有表现性的成果。日常工作中的成果比较零散,不够聚焦,究竟做得好不好,教师心里也没有底。这时候,教师可以选择进行项目工作,比如教学改进的方案、各类研究课题等。我自2001年参加省级重点课题研究到现在20多年,主持了1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级课题。在完成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最难忘的时光有两个:一个是写开题报告,一个是写结题报告。2001年学校申报“构建小学语文实践体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题,写申报书的任务交给了我。周日加班,我一个人在办公室,从没写过课题申报书的我一次次琢磨申报书的提示要求,最终完成了初稿。还有一次,我主持的课题历经5年研究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怎么把这些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成了一件难事。我自己在办公室琢磨,不断对初稿进行修改提炼。每份结项材料都装满了一个盛A4纸的箱子,推着这些材料到科研处的时候,我才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做课题对一线教师而言挑战很多,由实践思维转变为研究思维真的很难。2022年1月5日,当看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网站公布结题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总算踏入了教科研的门。


以研究的标准进行专业反思


2001年4月,我参加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执教的《落花生》一课获得二等奖。课改之初,我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语文,自认为是“先进”的,结果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奖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此,我写了14篇教学反思,从学科教学、学生表现、公开课等各个方面进行省察。这次“失败”的经历让我记忆深刻,至少有10年时间放不下,时刻拿出来反省。这也让我养成了每次上课、报告、发表、出版之后进行反思的习惯。我特别关注对自己成果的不同声音,因为这些声音给我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一个人的思考总是有限的,这些声音恰恰提供了不同的思维角度。以研究的方式做好项目,让我受益颇多:一是具有了研究思维;二是能够掌握研究方法;三是通过成果提炼不断提升眼界,能够从更高的视角看待教学工作。做一件从没有做过的事情需要研究,做一件天天都在做的事情也需要研究。研究是破解难题最好的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研究的前提是占有足够多的资料,所以要做文献分析;研究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所以要进行现状分析;研究成果需要总结,所以要进行提炼,把研究中的现象进行归类总结,得出一般性的能够推广的结论。学术研究是理解和解释问题,实践研究是理解和解决问题。学术研究是实践研究的第一步,如何解决问题是第二步。因此,一线教师应该以理论的工具研究实践的问题,把理论转化为实践,从而进行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研究在行动中,在行动中研究,会让我们变得更专业,也能够称得上有扎实学识的好教师。




卫生间防水维修 青岛开山空压机 城阳开山空压机 莱西开山空压机 平度开山空压机